這是一次奇怪的觀影經(jīng)歷。野心勃勃的導演賦予了影片一個宏大的主題,新穎的故事加上深刻的政治隱喻,再配合上插科打諢的小幽默,既有對時事的夸張諷刺,又有對人性的深度挖掘,但是……
但是之后的現(xiàn)實是慘酷的。年輕的導演憑著一腔熱血要為自己多年的科幻夢來一個獻禮,誰知蛋糕做得太大,一切處于失控的邊緣。影片具有難得的好故事,也因為這個好故事使影片具有天生的好賣相。一群納粹在1945年就在月球的黑暗面建立了自己的基地,一幫很二的美國佬為了大選在2018年登月,當他們相遇時故事變得復雜而深刻,月球上的納粹要反攻地球,地球上以美國為首的各國來了一次自衛(wèi)反擊戰(zhàn)。從表面上看,《鋼鐵蒼穹》和《獨立日》并無多大差別,都是地球糟到全面入侵,兩部影片也都有很好的陰謀主線,前者是納粹在月球建立反攻基地,后者是著名的51區(qū)。本片在對月球基地的刻畫上著墨頗多,納粹的極權統(tǒng)治像是一個鬧劇,看著他們的鬧劇于是又想到了我們的鬧劇和朝鮮的喜劇。不管是鬧劇還是喜劇,只要你把自己當成觀眾,“極權統(tǒng)治”就是臺惡搞的諧劇。當外星生物被置換成納粹后,影片顯然比《獨立日》具有更寬的視域和表達主題。但又因為影片的喜劇風格弱化了故事的人文表達。影片本可以比《獨立日》拍得更好,在主題和故事等各方面影片都有良好的素質,可惜導演在故事的掌控和喜劇的把握上不斷走偏,至使影片不淪不類。
影片雖有個好故事,但劇本似乎沒有進入好萊塢工業(yè)體系的影片那種圓滑之感。故事的硬傷之多自不必說,人物刻劃呆板平面,性格轉折突兀。其實對于一部純粹的娛樂片來說這些都不重要,但導演一心想著升華主題,但可惜自己筆力不夠,對納粹的人文思考流于表面。于是導演想到一個妙招,用喜劇元素沖淡人物刻劃的不足和劇本的平淡。可是在喜劇元素的把握上,導演再次走偏。
影片的喜劇定位是古怪的,既是輕喜劇又透著無厘頭。有些笑點確實構思巧妙,比如影片開頭月球車著陸時,放下的不是國旗而是搞笑的競選旗時,確實十分諷刺。但縱觀整部影片的笑料,其笑點并未讓人有驚喜之感,甚至有些搞笑情節(jié)很有一種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香港無厘頭風格。影片中有一段模仿《帝國陷落》的橋斷相當出彩,可惜前段日子網(wǎng)絡上到處充斥著《元首的憤怒》,中國網(wǎng)民對這個橋段可能早失去感覺了。另一個經(jīng)典段子是對《大獨裁者》的解讀,納粹把120分種的片子剪成了10分種,女主角看了完整版只說了一句話“怎么那么長。”這么好的冷幽默放在這部影片當中簡直是種浪費。不過,影片的葷段子還是比較出彩的,特別是美國總統(tǒng)的競選主管,這大概是影片中刻劃最為成功的角色了,既嚴肅又風騷,既能罵娘又會發(fā)嗲??上?,一兩個搞笑橋段的靈光乍現(xiàn)終究無法挽回整部影片的笑點貧乏。無聊且過時的惡搞橋斷反而增加了我觀影的疲倦感。影片的惡搞如果再大膽些,笑料再惡俗些,鏡頭再血腥些,就會成為相當不錯的b級片,可如果真成了b級片,影片的巨大投資又無法收回(對于b級片來說影片投資不少了)。于是,在科幻正劇和惡俗b級片的影片定位上,導演進退失據(jù),至使充當影片潤滑劑的喜劇成分也變得不淪不類。
在整部劇本的平庸之下,我們依然看到了很多的閃光點,看到了很多對當下時事的反應及對各國政府的諷刺。影片開頭及結尾處,兩段輕柔的音樂為影片加分不少,各國政要在聯(lián)合國互毆一段也是相當不錯的mv片斷。雖然對于看慣了重口味大片的觀眾來說,影片會有乏味之感,但影片中不時出現(xiàn)的精彩片斷還是能讓我打起精神將片子看完。
不管怎么說,在這部草臺班子的大戲中,我們依然可以看出導演的認真和真誠。
《安德的游戲》觀后感:未來的主人翁《消失的子彈》影評:完美推理殘缺的正義《四大名捕》影評:一個華語科幻片導演的超能力《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劇評《一夜驚喜》觀后感《戰(zhàn)斗正未有窮期》觀后感:希望戰(zhàn)斗有窮期《普羅米修斯》影評:茫茫宇宙,神,你到底在哪里?《大力神》影評:英雄宿命論的理性與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