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影評:為失散的年代守護真愛
文/鐵任
選擇在這個高度商業(yè)化、文藝片難以立足的市場環(huán)境下宣告“歸來”,張藝謀這一步走得遠不如《金陵十三釵》那么豪邁,也不比《山楂樹之戀》那么輕靈,特殊的時間地點人物給《陸犯焉識》戴上了與生俱來的紙枷鎖,我們沒有理由把對《歸來》架到《活著》到高度,那樣的鋒芒一現真的沒法蓄謀。
沒有玉碎,但《歸來》卻也絕非瓦全之作,張藝謀用一場恰到好處的權衡,把影片的承載力搭建到極致,縱然舍棄了陸焉識和馮婉瑜五光十色的前半生,那相守相望念念不忘的等待仍然讓上?;疖囌究诘奈趿鞒蔀闅q月的真實寫照;縱然淡化了陸焉識凄厲狼奔的牢獄生涯,那滾燙的饅頭和襤褸的棉衣以及雨夜的潛行、天橋上終沒能抓住的雙手,仍然凝聚出一代人對自由和愛情的渴望;縱然抹去了馮婉瑜腦海中最珍貴的一頁記憶,但那一箱子碎屑般的信箋卻銘記了一切。最終,兩個老人在大雪紛飛中高舉著紙牌,守候著一位永遠不可能出現的親人,那份融入生命的愛念,其實從未遠離。
這也是此類電影的微妙之處,有些電影見山是山,光刀劍影或愛恨離愁都直抒胸臆,但有些電影卻是見山不是山,意隨心生心隨意動,《歸來》明顯就是后者,可能有些觀眾會對張藝謀顧左右而言他的改編有些氣惱,心想你怎么能把帶血的兵器變成了丘比特的金頭神箭,覺得感情受了欺騙,可是若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時代、特別是對于那些在溫室里長大的年輕觀眾來說,他們真正缺少的是《歸來》,而不是《陸犯焉識》。
即便是刻意來看《陸犯焉識》的觀眾,也應該有所觸動,《歸來》為那個顛沛流離的年代守護住了一份真愛,陳道明和鞏俐的水準及其所釋放的情感足夠強烈,這一對在時代的風雨中堅守愛情直到老去的戀人,除了能催下眼淚,更大的價值在于可引發(fā)思考。
在這個亂相紛呈的時代里,隨著物質和財富的加速輪轉,情感也變得瞬息萬變,閃婚閃離早已不是新鮮事,見異思遷和劈腿普遍存在,甚至有人以花心為榮,以長情為恥,嫖妓的明星竟然會人氣看漲。此情此景,《歸來》中所表達的情感更應該在現實在歸來,相濡以沫、攜手到老的愛情觀應該歸來,扶助弱小同舟共濟的民族心應該歸來,謹言慎行腳踏實地的傳統應該歸來。
《歸來》本身就是一次文藝傳統的“歸來”,不要給它的出現賦予太多意義,就像原作者嚴歌苓給影片打出了99分,這也是文藝創(chuàng)作者一次寬容精神的歸來。回顧嚴歌苓被改編的作品,《天浴》、《金陵十三釵》太冷酷,《少女小漁》略顯彷徨,《小姨多鶴》是真的好看卻篇幅太長?!稓w來》不是表現最好的,卻是和原著相比變化最大的,這樣的改編在今天看起來或許有些怪異,但誰能預料在多年以后,它是否會顯現出更加與眾不同的價值呢。
死亡詩社影評《人間·小團圓》觀后感(一)《婚紗》觀后感:老掉牙的故事為何重磅催淚?《我是狼》觀后感《快遞弟弟》觀后感《重返地球》觀后感(二)《飛越老人院》影評:最美不過夕陽紅《大師》影評:美國二戰(zhàn)后的精神浮世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