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片名可以看出,影片《后裔(thedescendants)》將內(nèi)核投注在人類的歸屬感上。“萬物皆有盡時,生活仍需繼續(xù)”,無論遭遇怎樣的人生,無論現(xiàn)實如何的狼藉一片、碎不成形,在最緊要的關(guān)口,精神層面的傳承給了人們繼續(xù)下去的信念和力量。
影片改編自女作家凱·哈特·赫明斯的小說,表述手法樸素而生活化,有兩條明確清晰的線貫穿著全片:馬特·金(喬治·克魯尼飾演)竭力經(jīng)營的家庭生活在遭遇巨大危機時,暴露出了它千瘡百孔的一面;身為貴族后裔,擔負著家族遺產(chǎn)信托人角色的馬特需抉擇要將家族所擁有的夏威夷最后一塊凈土賣給誰……這兩條線看似平行發(fā)展、互不搭界,可在劇情行進和情感交織上又互為呼應(yīng)、相得益彰,令影片顯露出流暢充沛、揮灑自如的氣息。
作為一個律師,馬特是稱職的,作為一個丈夫、一個父親,馬特是不勝任的,在妻子出事故陷入昏迷后,病床邊的馬特才開始考慮自己的生活方式,然而,接二連三的打擊給了他當頭棒喝,醫(yī)生含蓄地宣判了妻子的死亡,在馬特陷入絕望還沒回過神來的時候,又得知了妻子的外遇實情……
馬特該如何對抗人生的窘境和悲痛,該如何接受這支離破碎的現(xiàn)實,理清并認知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做出重要的抉擇,取得最合理的題解,這個過程顯得至關(guān)重要。而長于梳理、再現(xiàn)晦澀中年人生的導演亞歷山大·佩恩顯然明了該如何拿捏如何詮釋,他曾表示過:“愛,尤其困難抉擇中所體現(xiàn)出的愛,我認為是極其美麗的。”于是,他表現(xiàn)出了這種愛的美麗,在他的掌控下,故事的發(fā)展如溪流的流淌,人物的情感宣泄入情入理,在幾番尋求和糾結(jié)下,馬特找到最簡單卻最有效的愛的方式。
一如對所繼承的財富,馬特認為,他從沒為他們的土地付出過任何心力,把對它的擁有視作理所當然,直到要失去它。而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人們付出心力,也沒有那么多的理所當然,一旦事發(fā),超出承受范圍,人們能做的唯有慢慢消化它。
在表現(xiàn)父親帶領(lǐng)兩個女兒走出母親離世陰影的小成本影片《格蕾絲走了》中約翰·庫薩克的表演堪稱上乘,同樣在《后裔》里,喬治·克魯尼的表演也細膩平實。此番克魯尼一改往日西裝筆挺衣冠楚楚的高富帥模樣,熱帶花襯衫映襯下的他多了幾分生活的氣息,平添了幾多真實感,甚至還有點疲憊和頹喪。似乎好的表演往往不需要多么得驚世駭俗,如何將最平凡真實的東西表現(xiàn)出來,才最能考驗演員的表演實力。片中,馬特俯身在臨終妻子唇上落下最后一吻時的話語淚水和神情,似乎更能打動普通觀眾,“goodbye,mylove,mypain,andmyjoy.”
飾演大女兒的謝琳·伍德蕾也有上佳的表現(xiàn),她時而叛逆時而貼心,大部分時間都臟話不離口,在這些表象下,謝琳表現(xiàn)出了角色對家庭的熱愛,她在落滿枯葉的泳池中沉入水中的哭泣,也頗為動人。而怪咖的小女兒斯科蒂以及看似不著調(diào)的闖入者希德仿佛是影片氣氛的調(diào)節(jié)劑,在不經(jīng)意間逗人一樂。然而,事物不僅僅有表面,個性的斯科特和樂觀的希德,也都經(jīng)歷著或經(jīng)歷過痛苦。
比之佩恩04年的影片《杯酒人生》,《后裔》呈現(xiàn)得更為飽滿純熟,可似乎還是更喜歡深邃的前者。在晦澀的人生中尋找可信賴的救命稻草,在悲涼的境地中看到隱約的人性光輝,這或許就是佩恩創(chuàng)作影片的初衷吧。
喜歡影片的結(jié)尾,父女三人蓋著一條暖色的毛毯窩在大沙發(fā)上,邊吃冰淇淋邊看電視,畫面平淡溫暖又隨性,就像普通人所期許的幸福。這樣的收稍看似清淡,實則用得巧。
《藝術(shù)家》影評:無言的邂逅和重逢《小孩不笨2》觀后感(二)影評《建黨偉業(yè)》VS《建國偉業(yè)》《父親的夢想》觀后感《一樹梨花壓海棠》影評:戀戰(zhàn)洛麗塔《英雄之戰(zhàn)》觀后感:我是你的英雄《滾滾紅塵》劇評《布拉格練習曲》影評:懷春老頭的可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