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火線》影評:俄羅斯電影翻身之作
作為一部一年半前就公映的批片,又將片名由“八月八日”翻譯成了“穿越火線”,直接與國內某知名游戲撞車,這勢必將導致本片嚴重的水土不服。大陸引進的俄羅斯電影本就屈指可數(shù),往往都不受國內觀眾待見,我想應該鮮有人知道這部電影曾經穩(wěn)坐俄羅斯電影票房的榜首n周。若是定位在俄羅斯新興電影產業(yè)中,《穿越火線》的綜合素質幾乎可以拿滿分,實在是近幾年來難得的佳作。
2008年8月7日深夜,也就是當年北京奧運正式開幕的同時,格魯吉亞政府出兵突襲南奧塞梯,并宣稱包圍了首府茨欣瓦利。從8日凌晨開始,俄羅斯正式加了這場維持了一周多的戰(zhàn)爭?!洞┰交鹁€》正是以這個事件作為時代背景,通過小男孩的側面視角和母親的正面視角相結合,一覽無余地展現(xiàn)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與之相對的,美國人曾經拍過一部《五日戰(zhàn)爭》,拋開評價戰(zhàn)爭本身的正義與邪惡,把一名美國記者強勢插入,讓其盡情的發(fā)揮美式經典的個人英雄主義,一味的貶低丑化俄羅斯軍隊,實在是品味不出人文關懷的味道。而反觀《穿越火線》,卻并沒有以東道主的身份宣揚自身的高大全,而是把一場真實發(fā)生過的戰(zhàn)爭剝離掉史實的存在感,將其演繹成一場對于普通民眾來說是毫無征兆、突如其來的災難。如此的創(chuàng)作姿態(tài),很叫人欽佩。用主角小男孩的眼光去看待眼前發(fā)生的一切,飛機坦克、槍林彈雨、殘屋碎瓦等等的圖景,都成了他平日里卡通片中熟知的反派形象。仿佛這并不是一場戰(zhàn)爭,而是一場穿越的虛擬游戲,只要有強大的意念和精神動力,就能戰(zhàn)勝所有的困難,化險為夷。這般特異的對戰(zhàn)爭的反思角度,俄羅斯人把握得尤為獨到順暢,同時大比一些常規(guī)的戰(zhàn)爭影片來得震撼人心。
《穿越火線》在宣傳時,打出了“俄羅斯版《變形金剛》”的口號,乍聽上去,大有夜郎自大的山寨圈錢之嫌。令人驚訝不已的是,片中出現(xiàn)的機甲,其cg特效絲毫不小家子氣,固然比不上邁克爾·貝的好萊塢團隊水準,但也足夠領銜亞洲電影的特效,國內的技術跟其比較,是絕對不能同日而語的。從《黑色閃電》開始,俄羅斯電影就逐漸在給世界觀眾以驚喜,一點點的蹣跚學步,從生硬的模仿到大膽的自立門戶,《穿越火線》不再被本土的典型文化所束縛,走出了一條邁向世界電影的路子,這是個非常良性的開端。
俄羅斯電影一直以來就對戰(zhàn)爭題材情有獨鐘,基本啥情感都能用戰(zhàn)爭來表達。記得幾年前引進的《古墓迷途》,分明是一部表面上打著穿越旗號而實際上就是實打實的科幻片。由此,《穿越火線》在描摹戰(zhàn)爭場面的時候,不打馬虎眼,把能砸的都砸了上去,即便拋開母親穿越戰(zhàn)爭火線只身一人營救兒子的主線,也依然是一部較為優(yōu)秀的戰(zhàn)爭電影。雙線的并行敘事,帶動了影片的節(jié)奏,不知是否是偷師《颶風營救》。
迄今為止,國內引進的俄羅斯電影為數(shù)不多,質量也極端的參差不齊,加之片名翻譯的各種奇葩,讓向來以腳踏實地的誠懇而著稱俄羅斯電影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尷尬。敘事連貫性欠缺,故事內容無根飄忽,擅長并近乎偏執(zhí)的樂意說教,這三點是許多俄羅斯電影的通病。諸如曾經引進過國內的《超能游戲者》、《黑暗終結者》等,均難逃窠臼。即便是偶爾照本宣科一回好萊塢,也是《黑色閃電》這種不痛不癢的貨色?!洞┰交鹁€》至少給了我期待俄羅斯電影的動力,但在被全世界觀眾所認同的道路上依然任重而道遠。
《白日焰火》影評:性感帝廖凡的歸真之作《溫柔的殺戮》影評:被平等的生活很苦逼《逃出生天》觀后感:正宗災難片《圣誕夜驚魂》影評電影《真愛》觀后感《金太郎》觀后感:幸福是熬出來的《瘋狂72小時》影評(二)《勇士》影評:let's f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