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商業(yè)片就像關(guān)西大漢,持銅琵琶、鐵綽板,唱“大江東去”,豈不快哉!大投資,大卡司,大導(dǎo)演,高科技,你想在里邊插點人文氣息,制片人和出品人立馬和你急眼……文藝片則只合十七八歲女郎,紅牙板唱“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小清新,小投入,小心思,小細膩,散發(fā)點人文關(guān)懷,你要是想在里邊多花點錢做特效,找大明星……那結(jié)果就像《白鹿原》。
《白鹿原》倒像個商業(yè)片和文藝片的混血兒,票房剛剛過億,卻基本告別了院線放映,這也意味著《白鹿原》賠定了。從演員陣容來看,張豐毅、張雨綺、段奕宏可說不差,從影片投入來看,能拍20個《失戀33天》,可票房卻不及三分之一,可謂慘痛。
為何投資過億的《白鹿原》票房只能過億呢?這就是文藝片的先天劣勢:中國觀影人群對嚴肅題材的遠離;文學(xué)作品改編;影片宣傳點離原著甚遠……
再換一個角度來看,馮小剛曾說,中國的電影是導(dǎo)演中心制,可剛剛和張雨綺結(jié)婚不久的王全安,他的俗世名氣更多來自于張雨綺,張雨綺與汪小菲、大s的恩怨情仇。他之前的作品分別是《圖雅的婚事》、《驚蟄》、《月蝕》等,除了專業(yè)人士和電影愛好者外,少有人知。
對比下堪稱中國頂級的陳凱歌、張藝謀兩位導(dǎo)演,陳凱歌的代表作《霸王別姬》票房4000萬,《和你在一起》2000萬,《梅蘭芳》剛過1億;張藝謀的《千里走單騎》3000萬,《山楂樹之戀》1.4億,都是剛剛收回成本。
頂尖的大導(dǎo)演在文藝片上也不過如此,讓小字輩的王全安有所突破,有點太難為人。這也再次證明在文藝片上求票房,真是緣木求魚,它天生就不是那么個玩意,即使認了別的爹,也很難改姓錢。
《我最好的敵人》影評:選擇權(quán),并不在你我手中《地獄之旅》影評:一部電影誕生的慘痛記憶《風(fēng)暴》影評:新導(dǎo)演的野心之作《危險關(guān)系》影評:逃不開花花公子愛情的枷鎖《人再囧途之泰囧》影評;人生之路,再戰(zhàn)囧途《其實你不懂他的心》影評:對女人有很大教育意義的愛情片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觀后感《世界大戰(zhàn)》觀后感:諷刺中透著人類的渺小與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