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會被歲月所侵蝕,氣質(zhì)會被歲月所修飾,盡管唐士哲第一眼見到白萍就明白了她就是那個小師妹,但白萍并未意識到,而真正起到兩人時隔半個多世紀的暗號,唯有那個藏于記憶里的私房菜,且都需要舌尖的確認。
我們的飲食是有文化的,這是顯著有別于西方的飲食??赡芪覀儗τ诔缘你@研實在太深入,以至于筷起筷落間窺出世間百態(tài),以至于每個菜、每碗羹都寄托著情感。如果你是吃西餐長大的,你不可能因為半個世紀后吃了薯條,能找到兒時薯條的滋味,而我們的飲食對于食材的挑選,比如晨露取茄子,對于烹調(diào)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癡狂,鍛煉出了我們辨別能力極強的舌尖,食物只要停留在舌尖片刻,舌尖就能迅速搜索自己的數(shù)據(jù)庫,味覺往往能捕捉到視覺和聽覺的盲點。
全片的確是三對相愛之人完滿的結(jié)局,但之前他們都接受了各自的考驗。唐士哲和白萍是因為等待,瓦兒和張全是因為隔閡,小蘭和她的男友是因為誤會,其實等待、隔閡和誤會恰恰是橫亙在愛情面前的三條河,他們都學會了在不淺的河水里游泳。
其實若是比較菜肴和愛戀,菜肴的衍生顯然寬泛的多,因為它蘊含著哲學、美學、文學等人文理念的學科,同時菜肴里也包涵著愛戀。凡是每個行業(yè)的巔峰之作,必是傾盡感情耗成的。為何要用陶碗煮茄子,就是讓茄子們談場戀愛,看茄子們?nèi)诨诒舜说膼垡庵?,他們溫馨的氣息氤氳于我們面前,這樣的茄香,食客定然是邁不開步子了。
功成身就之人往往想念兒時的美味,但他們怎么也找不回,我們不用質(zhì)疑他們矯情,食材是沒有貴賤的,只是人為的賦予了某些食材稀有的位置。太多的烹調(diào)者都不懂得食材,因為他們不曾朝夕相伴。若是年老之時,能如唐士哲和白萍那般躬耕于菜園里,舌尖總是能沐浴于享受之中,人們總是喜歡懷舊,但是影像只是會讓人恍然大悟后悵然,唯有舌尖的記憶能讓往事沁入全身每個細胞,這樣的記憶是綿遠悠長的。
《卒跡》觀后感:冤種的逆襲電影《Trust》觀后感《初戀的這件小事》觀后感《阿基拉與拼字比賽》觀后感怪獸大學觀后感《圣誕玫瑰》觀后感《失聯(lián)者》影評《痞子英雄之全面開戰(zhàn)》影評:美式個人英雄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