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小豬教室》觀后感
7月17日,在進校多媒體功能廳和所有繼續(xù)教育學習的老師一起看了一場日本電影《小豬教室》,看后感觸較深。
電影主要講的是六年級二班的星老師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讓他們真正體會生命的意義,和學生一起在學校里養(yǎng)了一頭小豬。從一開始的建豬屋到和小豬一起上音樂課、散步,給小豬看病;從主動給小豬拿最喜歡吃的西紅柿到送圣誕禮物……學生和小豬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畢業(yè)前夕,在討論到底“吃”與“不吃”小豬的問題上,學生有了自己的主見,“小豬已是六二班的一員”“是我們一路相處過來的朋友”“大家的生命是平等的”……激烈的爭論激發(fā)了他們對生命的思索,所以一起冒雨給小豬蓋豬棚--不僅僅因為是朋友,它更是一條生命!
一個教師的成功與否,不在于學生成績的高低,而在于他教給了學生什么,教會了什么。影片中的星老師用自己獨特的思路,引導學生自己體驗,自己感悟,最終取得成功,這種教育教學的方式真的值得我們思考。
平時的教學中,我們總是一味地進行思想教育,所以學生今天的錯誤今天改,明天又再犯。總是埋怨學生的作文沒有真情實感,可我們又給了學生親身經歷的機會了嗎?
“生命到底有多長”,是學生對小豬的責任,是他們對生命的思索。其實,不管小豬最后的歸宿如何,它本身已給學生上了一堂生命之課,是有意義的一生!
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像片中的星老師一樣積極探索,用恰當?shù)姆椒ǚ绞浇逃龑W生,讓他們真正學有所得,快樂生活,我們的人生才會有意義,更精彩!
《普羅米修斯》影評:絕不只是異型前傳初戀未滿影評《房不剩防》影評電影《狗臉的歲月》觀后感《藍風箏》觀后感《近距離擊殺》影評《安德的游戲》影評:談笑間蟲族灰飛煙滅《本杰明·巴頓奇事》影評:難言推斷,只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