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特工闖進了克里姆林宮,然后核彈瘋子又在克宮引爆了炸彈,繼而竊走了俄國核武器的密碼,并從俄國核潛艇上朝紐約發(fā)射了一枚核彈——還有什么情節(jié)能比這更富含冷戰(zhàn)意味?其瘋狂程度,都快趕上《奇愛博士》了。
但在冷戰(zhàn)結(jié)束二十余年后的今天,這樣的劇情卻在《碟中諜4》里逗得全世界觀眾們前仰后合,票房也節(jié)節(jié)攀升,已經(jīng)創(chuàng)下了阿湯哥電影的最高記錄。當然,這首先得感謝半百之年的阿湯哥赤膊上陣、親力親為,其次,便是以西蒙·佩吉為代表的那些搞笑元素了。在布拉德·伯德的導筒下,整部《碟中諜4》妙趣橫生,動作、打斗、懸疑、笑料多管齊下,頗得當年成龍大哥“諧趣武打片”的精髓。
《碟中諜》系列脫胎于1960年代開始播映的美國電視系列劇《虎膽妙算》(英文同名),劇集這部美劇正誕生在冷戰(zhàn)的陰云密布下,可想而知,自然會給美國觀眾們塑造出一群勇斗克格勃的特工英雄。但隨著時過境遷,當年的惶恐早已不復存在,往事無須再提,電影卻得接著拍,無論如何,得給伊桑·亨特多制造點麻煩,電影才能好看,但明明天下太平,于是,編劇只能“為賦新詞強說愁”,生掰出了一堆冷戰(zhàn)活化石般的恐怖分子來唱對手戲,若打造得過于嚴肅,這劇情既不能服人,也難讓觀眾放松。于是,喜劇元素的貫穿,一來能讓電影更好看,二來,也是對這種冷戰(zhàn)記憶的嘲諷——體現(xiàn)在電影里,便是隨處可見的伊桑的自嘲。
當沉重的歷史記憶成為調(diào)侃、諷刺的對象時,可能才真正意味著這段歷史重負被釋懷了——德國人在《拜見希特勒》里惡搞希特勒和猶太人便是一個最好的例證。從這個意義上說,《碟中諜4》堪稱是一章華麗的冷戰(zhàn)笑忘書。
《黑影》影評:一部非常浪費的電影《頂級陰謀》影評:你有點言過其實的感覺嗎?黃金大劫案觀后感《白日焰火》影評:性感帝廖凡的歸真之作《溫柔的殺戮》影評:被平等的生活很苦逼《逃出生天》觀后感:正宗災難片《圣誕夜驚魂》影評電影《真愛》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