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個人重要,還是群體重要?究竟是物質生活重要,還是精神生活重要?在現(xiàn)世討論這個命題,似乎很無聊,在全球一體化,網際網絡無限放大個體的作用,卻又在現(xiàn)實世界中,以怪獸般的方式,逐漸吞噬每個人卑微的個體存在,對立統(tǒng)一的現(xiàn)實社會,教導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分裂自己,茍活下去,卑微地在莫須有的環(huán)境中堅持自我,同時于現(xiàn)實世界放棄絕大多數(shù)自我,才是唯一的生存之道。只是,這真的是我們要的生活嗎?
《賽德克·巴萊》整部電影從頭到尾一直貫穿著的,正是這種生而為人的矛盾抉擇,不過幸運的是,莫那魯?shù)篮退膽?zhàn)友們,選擇了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一刀斬斷了自己“矛盾的肝腸”,做出了或許令人難以接受,但是卻絕對值得尊敬的選擇。而這,或許也正是魏德圣導演耗費十一年時間,也要完成這部電影最簡單的理由,卻也是最崇高的理由。
必須承認,在當下這個凡事必稱文明的時代,展現(xiàn)一種原始、散漫、粗暴,甚至可以算得上野蠻的生存方式,表現(xiàn)一個弱小落后的民族,以近乎自我毀滅的暴力抗爭,而且他們抗爭的其實是一種先進文明的生活方式,多少會讓人覺得難以理解的。但是往深層思考一下,生存方式本來就無所謂高下,所謂的文明在便利生活的同時,何嘗不是對人性的一種桎梏。自由自在的歌唱、舞蹈也未必就顯得多么愚蠢。成為一個真正的“巴萊”,問的是心,而不是生活方式。
目前內地上映的《賽德克·巴萊》,全長150多分鐘,是魏德圣導演親自從原片四個多小時片長中,精心剪輯,盡可能不破壞原片的敘事完成的。
在比對過兩個版本之后,可以看出,上映版《賽德克·巴萊》基本依照歷史事件的發(fā)展順序,結構完整,節(jié)奏更加緊湊,雖然在部分人物的刻畫上,因為時長關系,略有損失,但是就整體而言,無傷大雅,甚至更具備史詩電影氣質,更符合普通觀眾的觀影習慣。原版本則更多注重抒情與反思,情感表達較為豐滿,人物性格氣質更容易被人接受。
尤為難得的是,導演并沒有刻意地因為劇情和類型的需求強行把種族對立起來,最多只是在人物個體上,展現(xiàn)惡,從整體而言,他想要凸顯的,依舊還是生為人的尊嚴,以及維護“祖靈”,哪怕只是微弱的聲音,也有其不懼怕任何血與火的人性光輝。全片一干原住民演員的表演是最大亮點,無論是穿行山野之間的悠游自在,還是與日本人作戰(zhàn)時的英勇,大多數(shù)幾乎首登銀幕的原住民演員表現(xiàn)真實、可信,仿佛讓人回到了那個鐵血的時代。同時,在冷兵器戰(zhàn)爭場面表現(xiàn)方面,魏德圣導演另辟蹊徑,開辟了華語動作片場面的另一塊戰(zhàn)場,氣質獨特,令人印象尤其深刻。
對于大多數(shù)現(xiàn)代社會的人來說,信仰的缺失絕對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顿惖驴?middot;巴萊》用一種極端的方式,表現(xiàn)了一群為了信仰,不惜奉獻出生命的人群、種族,看似野蠻,實際上卻最為純粹的行為。
視頻《把孩子培養(yǎng)成財富》觀后感《HOLD住愛》影評:趁年輕轟轟烈烈來愛一場《孤男寡女》影評:是你的存在,讓我變成了孤男寡女《戰(zhàn)爭之王》影評:“世界和平”口號下的齷齪事《偷天情緣》觀后感(一)蛋炒飯觀后感《西游降魔篇》影評:周星馳與他的漫漫西行路《愛》影評:他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