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原著小說的時代背景從清末民初一直跨越到新中國建國初期將近半個世紀(jì)的歷史。小說中錯綜復(fù)雜的人物關(guān)系在歷史變遷的時代動亂中投射出的各色人物命運以及生存狀態(tài),都顯示出了一種歷史的厚重感,具有一種史詩般的氣質(zhì)。將這樣一部洋洋灑灑五十萬字的鴻篇巨著壓縮在一部時長只有156分鐘的電影中實非易事,小說所跨越的近半個世紀(jì)的歷史緯度,各色活靈活現(xiàn)的人物以及重要歷史事件,究竟該做如何取舍,都會影響到最終影片的成敗。任憑哪位導(dǎo)演操刀,都可能會落下一個吃力不討好的下場。
在王全安改編的電影中,導(dǎo)演將影片的時代背景框定在1912年——1938年之間,也就是清朝覆滅到抗日戰(zhàn)爭剛打響的這段歷史。影片掐掉了小說中清朝末年的一小截歷史,又去除了抗日戰(zhàn)爭之后的一段歷史,從而縮短了原著小說中橫跨的歷史長度,使得影片對于歷史的敘述更為集中。像是原著小說中的“交農(nóng)”、“燒糧”、“砸祠堂”等重要歷史事件都在影片中一一呈現(xiàn)。
然而在處理這些歷史事件時,導(dǎo)演采用了一種類似“流水賬”式的敘事方式,將各種重要事件疊加在一起,試圖來提醒觀眾歷史的演變與政權(quán)的交替,中間幾乎沒有任何的過渡與鋪墊。這對于沒有讀過原著小說的觀眾來說對于影片的理解可能就會存在一定的觀影障礙。片中大量的留白手法也使得影片的鏡頭高度凝練,沒有多余的鏡頭,只能依靠觀眾對于歷史的認(rèn)知與了解做出對于影片故事歷史背景的判斷?;蛟S,導(dǎo)演這種對于歷史事件毫無交代的堆砌,就是對于歷史事件的一種真實再現(xiàn)與還原。民國時期歷史激蕩,軍閥混戰(zhàn),各種政權(quán)力量對峙,時代風(fēng)云轉(zhuǎn)換、瞬息萬變。在這種歷史背景之下的白鹿原,更是接受著來自時代風(fēng)云的一次次洗禮,而這種洗禮確實是瞬息萬變、毫無征兆、令人躲閃不及的。像是影片中白鹿原的總鄉(xiāng)約田福賢帶領(lǐng)著幾個團丁突然闖入鹿兆鵬(郭濤飾)正在上課的教室要捉拿共產(chǎn)黨,鹿兆鵬立馬趁機從窗戶逃跑,后來從對話中得知:國共合作破裂了。
將小說改編成電影就猶如做加減法,要懂得取舍。在《白鹿原》原著小說中,人物眾多且關(guān)系復(fù)雜,不僅牽涉到白鹿兩家?guī)状说亩髟辜姞?,還伴隨著時代變更下的人物命運輾轉(zhuǎn)。由于電影篇幅有限,要將原著小說中的眾多人物全部都搬演到電影中去太不現(xiàn)實。這時候就需要導(dǎo)演做加減法。將一些次要人物的存在弱化甚至是完全舍棄,再將一些重要人物的戲份做一些藝術(shù)上的放大,這樣就能達到一種藝術(shù)上的平衡,保持原著中人物和故事的精髓。在改編的電影中,導(dǎo)演將原著中的大量人物,諸如白趙氏、白孝武、白孝義、白靈、鹿兆海以及朱先生等人物直接在電影中砍掉,這些人物完全消失。而在原著中著墨并不多的田小娥(張雨綺飾)在電影中戲份卻十分吃重,導(dǎo)演通過大量篇幅來表現(xiàn)了這個女人的命運,并且通過這個女人將影片中的幾個男人勾連起來。
導(dǎo)演之所以會將原著中總共才出現(xiàn)了幾章的田小娥這一人物在電影中作為重要角色,是因為田小娥這一人物身上具有舊社會農(nóng)村婦女普遍具有的時代悲劇性,但也有其他農(nóng)村婦女所不具備的反抗性,她是那個社會所孕育的時代悲劇,所以十分具有代表性。原著小說開篇第一句話就是:“白嘉軒后來引以為壯豪的是一生里娶過七房女人”。女性在那個時代只不過是男人繁衍后代的工具,毫無地位可言。從與田小娥有過牽連的幾個男人便可看出女性當(dāng)時的地位。起初,她是財主郭舉人的小妾,之后和黑娃(段奕宏飾)私奔,后來又依附于鹿子霖(吳剛飾),最后與白家的白孝文(成泰燊飾)廝守在一起直至被鹿三(劉威飾)殺死。在這個女人的悲劇命運中,我們可以看到舊社會婦女的所有悲劇,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個人物身上所具有的對于時代與命運的反抗。她不堪忍受郭舉人的不舉,而投入精力旺盛的黑娃懷抱;迫于生存,她又不得不向鹿子霖敞開了石榴裙…她一直試圖沖破封建的桎梏而尋求屬于自己的愛情與自由,卻終究抵不過時代命運的悲劇,成為滾滾歷史車輪中的一道印記。
翻拍《白鹿原》無法逃避的問題是關(guān)于原著小說中那種充滿原始本能欲望的情欲描寫,小說中黃土地物質(zhì)的極度匱乏與男女之間原始情欲的肆意宣泄形成了強烈對比。而在電影中,這些情欲場景卻只成為了影片用來宣傳的噱頭而已,幾處本應(yīng)該非常生動精彩、活色生香的翻云覆雨,在影片中卻總是蜻蜓點水式的點到為止匆匆了事,完全沒有了原著中對于欲望情欲的鮮活表達。全部影片也只有在黑娃與小娥在高空麥垛做愛時看到了段奕宏那驚鴻一瞥的屁股,以及在鹿子霖與田小娥鬧翻時看到了張雨綺那望穿秋水的大腿,除此之外,影片中的人物都以大棉襖包裹成粽子示人。
影片畫面有著強烈的陜西關(guān)中平原的歷史厚重感。影片開頭以一片金黃麥浪的空鏡頭開場,沉穩(wěn)大氣的展現(xiàn)了這片土地上人們的生命狀態(tài),而片中穿插的幾處陜西秦腔更是展現(xiàn)了西北地區(qū)的凜冽豪爽。
整部影片在日本敵機的一片狂轟亂炸中戛然而止,時間定格在1938年。然而,這種戛然而止的結(jié)束卻讓人有種如鯁在喉無處訴說的痛苦。之前拼貼式的歷史事件打破了觀眾對于影片整體歷史敘述的認(rèn)知,產(chǎn)生了一種時代的割裂感。這種片段式的割裂感無法形成對于歷史完整的修復(fù),便無法從整體上去把握影片所要表達的故事的精髓?;蛟S,這也就是為什么這部影片在今年的柏林電影節(jié)上沒有獲得轟動性的成功,而只得到一個最佳藝術(shù)貢獻獎的原因吧。
在原著小說中,白鹿原上流行著關(guān)于白鹿的種種神奇?zhèn)髡f,有一只雪白的神鹿,所到之處,萬木繁榮,禾苗茁壯,五谷豐登,六畜興旺,疫癘廓清,毒蟲滅絕,萬家樂康…在電影中,這只神奇空靈的白鹿消失了。
觀《機器人瓦力》有感瞧這兩家子經(jīng)典臺詞《樂翻天》影評:誠意對待的王氏喜劇片《洛克王國3》觀后感(一)觀《艋舺》有感《匹夫》影評:點點張譯的演繹《馬達加斯加3》觀后感:歡樂制造機《狂野目標(biāo)》影評:這個殺手有點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