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中國影市就會進入好萊塢大片橫行的季節(jié)。每年春天,美國影星尼古拉斯-凱奇必換一身行頭東游。今年四月的影市格外熱鬧,好萊塢來了“兩船一車”:《泰坦尼克號3d》《超級戰(zhàn)艦》和凱奇主演的《靈魂戰(zhàn)車2》;內地則應以青年導演作品方陣:寧浩的《黃金大劫案》、楊樹鵬的《匹夫》以及管虎的《殺生》。與3月的平淡相比,4月里春光無限,人聲鼎沸。
今天上映的是《靈魂戰(zhàn)車2》。這是一部續(xù)集電影,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惡靈騎士》。倆名兒意思都差不多,一個說的是人,一個說的是車。從類型上來說,這是一部現代神魔片。也就是說,青天白日、車水馬龍的現實世界,要跟魔鬼、詛咒、惡靈之類的概念水乳交融。我們知道,遠古時代是馳騁神話的絕佳年代背景,諸多人神一體的生靈在那個想象空間里自由出沒,而當代人的生活是建立在鋼筋水泥叢林中的,過于強大同時也有些乏味的科學主義似乎容不得妖魔鬼怪的身影。但是不必擔心,正如中國電視劇已經成功地把苦情劇和偶像劇打通,把武俠片和抗日戲相結合一樣,《靈魂戰(zhàn)車》讓凱奇扮演的摩托小子強尼與魔鬼簽定了一份合約,就此成為身負神功的骷髏戰(zhàn)警。
像《達芬奇密碼》一樣,本片很有些宗教方面的說道。那個人人穿著修道袍的神秘教會,那個老魔鬼將畢生功力傳授給童子的盛大場面,那些關于詛咒和解除魔法的對白,都竭力地想建構一個自圓其說的話語體系。然而,對于不懂耶酥甚至根本缺乏信仰的中國觀眾來說,這些鋪墊基本上是瞎子點燈–白費蠟,不把他們的古怪行跡定性為邪教就不錯了。能夠抓住觀眾的還是好萊塢的看家本領–視覺特效和動作場面。
視覺特效多伴科學和神話而生?;诳茖W的特效是人類依憑科學理論面向未來的狂想,《變形金剛》、《星球大戰(zhàn)》系列是代表;基于神話的特效是人類放縱本能想象面向遠古時代的虛構,《指環(huán)王》和《哈利-波特》是代表。早兩天上映的《超級戰(zhàn)艦》是第一陣營的典型產品,《靈魂戰(zhàn)車2》則有些復雜,主體故事是爭奪轉世靈童,傳遞移山填海之力,卻也有像模像樣的槍炮對決和汽車追逐。惡靈戰(zhàn)士的能量從何而來,靈魂戰(zhàn)車堪比風火輪的威力從何而來,都沒有物理學上的解釋,破空而來,絕塵而去。當科學和宗教這兩個本來難以兼容的體系在一部電影中被捏合到一起時,影片就產生了一種亦古亦今、亦科幻亦神話的穿越感,給人以不同的審美體驗。
凱奇是中國觀眾最為熟悉的好萊塢影星,他演過《逃離拉斯維加斯》里的落魄青年,也演過《空中監(jiān)獄》里的無敵猛男,他還是《火柴人》里被騙得失去所有的可憐父親。在兩部《靈魂戰(zhàn)車》中,他有無窮的戰(zhàn)斗力,也有一顆出售給魔鬼的痛苦靈魂。不要能量,可獲得個人解脫,但必須看著魔鬼的肆無忌憚。有了能量,精神上飽受折磨,卻能將黑暗勢力一掃而光。關于花生米和牙齒的關系,無論是在人藝話劇《茶館》里,還是在這部漫畫英雄電影里,都有著深刻到位的展現。
凱奇是以文藝范兒的《逃離拉斯維加斯》成為奧斯卡影帝的,后來他卻變成了一個動作明星。在這部《靈魂戰(zhàn)車2》里,當強尼次數不多地以凱奇的真面目出現時,能感覺到他苦悶戰(zhàn)栗的靈魂。但等全片呼嘯而過時,留在印象中的是那張電腦制作的骷髏臉和他拉風的摩托車。沒錯,這終究是一部靠動作場面爭取觀眾的電影。
三傻大鬧寶萊塢沒看懂三傻大鬧寶萊塢講什么三傻大鬧寶萊塢影評海上鋼琴師沒看懂海上鋼琴師講什么海上鋼琴師影評忠犬八公的故事講什么忠犬八公的故事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