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真真是好東西。劫黃金,定當是很過癮。
在最早知道寧浩導演的新作叫做《黃金大劫案》的時候,心里就隱隱竊喜,總感覺這個故事肯定好玩,如果說在《瘋狂的石頭》一站中寧浩以他獨有的“把控”賊的模式一舉打敗了一塊玉石在人們心中的諸多浮想的話,那這次突如其來的劫持黃金的案子確要比玉石以及玉石背后的偷盜意義與價值高尚的多,更要顯得過癮很多。
其實看寧浩導演的片子,我總是覺得沒必要以一個什么電影品質抑或電影本身的要素大框架去斷定電影的質量好壞。有的電影,看的就是這部片子的藝術范兒,有的電影則看的是故事情節(jié),而寧浩的電影,我總愿意用最低調的身姿去在電影中尋求那份最高調的快樂。
《黃金大劫案》本著一個喜劇片常有的賣點,讓觀眾從坐進電影院的第一分鐘就開始進入了“high”的狀態(tài)。范偉的出場表演,讓本來已經(jīng)做好準備放松身心去觀看影片的觀眾,一下子找準了定位,依舊是“彪哥”范兒的范偉此次在電影中穿起了長袍,從《馬大帥》中的伙夫保鏢變成了一個教堂里兼職廚師的神父,膽小、懦弱而又非常善良的這么一個人物,讓人有種穿越到那屬于“彪哥”的東北風年代。而男一號“小東北”的扮演者雷佳音總的來說要算是影片一個亮點,作為一個電影銀幕的新人來演繹這么一個似乎在喜歡與討厭、精靈與雞賊、活潑與鬧騰中游離不定的角色的把握還算不錯。他的一招一式都演出了東北小混混那種插科打諢、毛愣三光的損色兒,當然也不失一個小人物在社會中艱難生存下那份不易的善良的尿性勁兒吧。在給觀眾帶來諸多笑點的同時,也讓人記住了這么一個一口東北腔的又一個能演的喜劇演員。
故事的整體脈絡相比起寧浩在以往的作品中表現(xiàn)出的那種多線敘事的方式,這部電影要來得簡單和順暢很多。在抗日的大背景下前后涌現(xiàn)出的各路代表了當年那個時代下的中國的形形色色的人群,無論是日軍、偽軍、地下黨還是影后、神父、包租婆全部在大環(huán)境下遵循著自己的行事軌跡,在上個世紀30年代的中國面對面的抗爭著。
既然影片名為《黃金大劫案》,就一定離不開這場和黃金掛鉤的劫案的。其實從電影本身來說,我一直很想看導演和編劇是怎么把搶這8噸黃金合理的融入故事當中去的。因為大家都知道它是8噸而不是8克,它是一車黃金而再是一塊石頭了。影片在上半段的整體鋪墊,眾多人物的相繼登場為下半段的精彩預設下了很多伏筆。通篇采用喜劇輕松幽默的基調來彰顯人在悲慘現(xiàn)實面前的各種不幸。“小東北”瘋了的親爹“金鏢十三郎”(郭濤飾演),他似真似假的感情歸屬富家千金(程媛媛飾演),好似都是導演特意在這個喜劇故事中加進去的悲,在看似要接近圓滿的同時又適時的插入了人們不愿、不想看到的情節(jié)的延續(xù),讓故事一下子從喜劇的元素中猛然超脫一下,回歸于悲慘時代的真實。
劫黃金的路數(shù)是這部喜劇影片中最具搞笑的情節(jié),說起搞笑,一方面我是覺得劫的太過順利,一方面我也是覺得劫的實屬好玩,面對著比現(xiàn)代社會銀行金庫的防盜設施一點都不遜色的重兵把守的偽滿洲國銀行,演著、玩著、鬧著就劫走了8噸黃金,且不費除灰之力;其實,故事原本沒有這么簡單,一個愛得瑟的“小東北”最終讓這場戰(zhàn)爭還是還原了其真刀真槍的慘烈本質,在親爹、革命黨、愛自己的女友一個個都付出了生命后,他才得以幡然醒悟,從頭做人。
在《黃金大劫案》中,黃金只是一個導演和編劇給大家的噱頭,說噱頭其實是想告訴大家,整部影片中,劫黃金也好,搶黃金也罷,它的真實意義都不在黃金本身,它的賣點是圍繞著黃金給大家?guī)淼囊幌盗械那跋埠蟊臄⑹虑楣?jié),從這個意義上說,電影很懂怎么愉悅大眾,很接地氣。
影片的最后,看著整整8噸黃金,被整車“王水”(硫酸)“灌溉”后,一枚枚融化掉后,觀眾的心里卻一下子清亮了很多,終于明白了什么叫做“視黃金如糞土”了,原來這種感覺如此痛快。
《一九四二》影評《戀愛通告》觀后感《暴走吧,女人》影評《金發(fā)繆斯》影評:懸念大師希區(qū)柯克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情感故事《加勒比海盜4:驚濤怪浪》影評(二)《大地驚雷》影評:科恩兄弟哪去了《特寫》影評:清晰的現(xiàn)實模糊的夢想《畢業(yè)生》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