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盡頭》影評
世紀(jì)之交,一部名為《屋事生非》的英國情景喜劇誕生,短短的兩季十四集,卻在日后成為了全球宅人頂禮膜拜的圣經(jīng),其打破了情景喜劇的各種慣用模式,通過大量調(diào)皮的鏡頭剪輯與對邪典電影、漫畫、小說、游戲等geek文化的大規(guī)模致敬成就了其獨特的視覺風(fēng)格和文化氣質(zhì)?!段菔律恰返某晒σ苍炀土藢?dǎo)演埃德加賴特(同時亦是編劇)、演員西蒙佩吉(亦同時亦是編劇)和尼克弗羅斯特的怪咖鐵三角組合,三人之后將《屋事生非》第一季的第三集擴充開來,拍成了《僵尸肖恩》,頂禮膜拜了“僵尸教父”喬治a羅梅羅,接連兩部作品的成功,讓三人萌生了打造電影版《屋事生非》的想法,通過一個主題系列,通過不列顛民族骨子里所特有的狠辣冷幽默,將流行電影亞文化好好的調(diào)侃一把。
《熱血警探》是對老派警匪動作片的致敬與諷刺,到了這兒,埃德加賴特將《屋事生非》中頻繁快速的鏡頭剪切與不斷跳躍插入的閃回插敘這些標(biāo)志性的語言手法全部注入了進來,所謂的“血與冰淇淋”三部曲正式步入成熟期。但是,在之后的日子里第三部最終篇卻遲遲沒有面世,這期間,埃德加賴特去好萊塢拍了《歪小子斯科特對抗全世界》,依然酷炫的畫面卻難掩失去佩吉與弗羅斯特所產(chǎn)生的表演上的單薄,佩吉和弗羅斯特也脫離賴特在《保羅》中再次合作,雖然這次更加御宅,但不見了賴特花哨風(fēng)趣的鏡頭語言,同時,“血與冰淇淋”三部曲還不聲不響的出了一部外傳《街區(qū)大作戰(zhàn)》,即使有弗羅斯特坐鎮(zhèn),還是不為死忠粉所接受。于是,在萬千呼聲中,那部遠在天邊的“泡吧馬拉松”《世界盡頭》終于在2013年登場,三部曲的坑也終于被填上。
至于為什么會被叫做“血與冰淇淋”三部曲,因為這其中的每一部電影都是將英倫喜劇元素同特定的電影類型相結(jié)合,也各自代表了可愛多冰淇淋的某種口味,更會出現(xiàn)角色在影片中購買品嘗此種口味的冰淇淋的段落。形如《僵尸肖恩》改寫了經(jīng)典“活死人”恐怖電影的面貌,以紅色草莓冰淇淋為代表,象征著影片妙趣橫生的血肉橫飛;《熱血警探》則顛覆了傳統(tǒng)警匪動作片的模式,以藍色原味冰淇淋為代表,象征著片中的警察背景;到了《世界盡頭》,則是結(jié)合的末世科幻類型,以綠色薄荷巧克力冰淇淋為代表,象征著電影異幻的故事風(fēng)格,而如此以來,“紅藍綠”三部曲也恰好形成了向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紅白藍”三部曲的致敬,當(dāng)然了,更多的還是自嘲。又因為這套三部曲中的每一部都總是伴隨著“拋頭顱灑熱血”的搏殺場面,所以,“血與冰淇淋”這一頗具傳奇色彩的系列綽號也就誕生了。其實三部曲中的慣例還不止這些,身為《夏洛克》死忠粉的我自然無法忽視潮爺?shù)拇嬖?,馬丁弗瑞曼從《僵尸肖恩》中的零臺詞醬油,到《熱血警探》中的官腔配角,再到《世界盡頭》中的五大主角之一,可謂見證了三部曲的成長,而且早在《屋事生非》時,另一位《夏洛克》名角“麥哥”馬克加蒂斯就有過惡搞《x檔案》的客串演出,原型作品《屋事生非》自然也沒落下,主演兼編劇杰西卡海因斯等劇集主創(chuàng)也在三部曲中紛紛出鏡。同時,經(jīng)典的“翻木墻”段子也一直被保留了下來,而且常玩常新。除此之外,三部曲對英倫酒吧文化近乎陶醉的頻繁展示也讓啤酒成了血與冰淇淋之外的第三大影片icon,也成了《世界盡頭》故事的立足點。
不過說到底,三部電影的總體構(gòu)建是很隨性的,直到《世界盡頭》立項,賴特與佩吉開始重寫年輕時已經(jīng)完成的《世界盡頭》劇本初稿時才萌生將其與之前兩部電影建立聯(lián)系的想法,不過宅系創(chuàng)作者背后總是有著難以計數(shù)的dvd、地攤文學(xué)和acg等做后盾,靈感是飛不完的?,F(xiàn)如今,怪咖三人組接下來的計劃已經(jīng)是眾人皆知了,埃德加賴特幫斯皮爾伯格撰寫了《丁丁歷險記》的劇本,在展現(xiàn)了自己優(yōu)異的寫作才華后也即將通過執(zhí)導(dǎo)《蟻人》入駐日漸遼闊的漫威宇宙陣營,西蒙佩吉則通過“碟中諜”和“星際迷航”兩大geek系列在好萊塢成功上位,而且其作家身份也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自傳劇本雙龍出手,至于尼克弗羅斯特,也繼續(xù)在小成本電影中自個玩得不亦樂乎。所以,《世界盡頭》的意義非凡,它不僅僅是在為“血與冰淇淋”三部曲進行補完,它更像是怪咖三人組的一次告別演出,三人組下一次的重新登臺,可能要等很久很久,或者,沒有下一次了。
說回《世界盡頭》,作為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電影在調(diào)侃玩鬧之余更多了一層對青春的緬懷和濃濃的鄉(xiāng)愁氣息,五位昔日死黨中的四人已經(jīng)因為人到中年而紛紛失掉了年輕時的無畏不羈,為死板的生活而奔走忙碌,唯一未被歲月蠶食的“幸存者”蓋瑞金則被看做無所事事的失敗頹廢者,為此,他召回了四位好友,打算用當(dāng)年未曾完成的馬拉松豪飲來徹底的同現(xiàn)在的自己告別,在爛醉中找尋迷失的自我,但一切都因“數(shù)字化”、“全球通”等這些被所謂的“來自地外文明的建設(shè)者們”所帶來的“便捷與和諧”而達到了無比荒誕且混亂的局面,酒還是要喝,不過首先要保證喝的人仍然是當(dāng)年的那位損友,并依然有著埋藏在心底的狂野和追求。
《世界盡頭》用接近兩個小時的長度展現(xiàn)了觀眾自己的年華,那可能是有關(guān)當(dāng)年、現(xiàn)在或是未來,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感受到個人正在經(jīng)歷、已經(jīng)失去亦或無限憧憬的時光,這也是影片最動人之處,也許對真我的拷問,確實是要在酒精和泡沫的碰撞迷幻中才能得到解答。聊得有些沉重了,作為同《僵尸肖恩》和《熱血警探》一脈相承的作品,《世界盡頭》依然具備著極強的娛樂性和geek情懷,皮爾斯布魯斯南的客串讓其成了繼《熱血警探》中的蒂莫西道爾頓之后的又一位被三部曲黑化的詹姆斯邦德,賴特和佩吉將《怪形》的敵我難辨、《天外魔花》的人類異化等經(jīng)典的邪典噱頭靈活的應(yīng)用到了劇本的創(chuàng)作中,蓋瑞金還在結(jié)尾成為了英倫雅痞版的印第安納瓊斯,不過影片最讓我歡樂多的是高潮蓋瑞金等三位主角同銀河網(wǎng)絡(luò)進行的那段看似胡扯瞎掰的爭論辯護,直接讓我跳到了《星際迷航》,不知多少次,屹立于史波克和老骨頭這兩大護法之間的柯克艦長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說的敵方噴血崩潰,其中的惡搞與致敬想必會讓每一位trekker會心一笑。佩吉和弗羅斯特的角色同前兩部電影相比在身份上有了某種調(diào)換,弗羅斯特成了那個一本正經(jīng)的家伙,而佩吉則成了大男孩,二人在影片中一個化身“粉巨人浩克”,一個打出“成家班醉拳”,五位主角的“廁所遭遇戰(zhàn)”可謂近年來最具趣味和fanboy情結(jié)的動作場面。
曾經(jīng)和朋友細數(shù)過新千年以來自己最鐘愛的三部曲電影,我的選擇是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還有人選擇已經(jīng)被撕裂的“諜影重重”系列,如今,終于完結(jié)的“血與冰淇淋”成為了我的第二選擇。選“黑暗騎士”是因為私下覺得這是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教父”三部曲,而選“血與冰淇淋”,則是因為它實實在在的打造了我們這些geek、nerd們一直在苦苦追尋的那份強大無比的原力,那片永遠閃耀在世界盡頭的wonder。
《聽風(fēng)者》影評:讓人看不透《冒牌家庭》影評我愿意觀后感三《開心超人2》觀后感《主君的太陽》劇評電影《光輝歲月》影評《初戀50次》影評:有一天,你是否也能如此待我?電影《返老還童》觀后感